
(通訊員/晏娟 陳羅奕 李吉)株洲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實驗校、株洲市毒品預防教育宣傳優秀學校、全國青少年禁毒知識競賽網絡答題優秀組織單位、天元區研培先進單位……這是長沙市一中株洲實驗學校開辦兩年來交出的成績單。
作為“名校入天元”工程中率先建成的學校,長沙市一中株洲實驗學校將黨建工作融入學校管理全過程和教學各環節,探索創新“紅潮頭”黨建品牌。
“黨員導師制”:
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雙指導”
“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助推了教學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長沙市一中株洲實驗學校負責人介紹,學校在全體黨員中推行“黨員導師制”,由黨員教師擔任“班級領航者”,對新手班主任教師進行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雙指導”,對領航班級學生全方位引領。
徐海霞老師便是該項目中的導師。平日里,在學校完成作業批改、備課等工作后,晚上回到家,徐海霞還會抽時間與學生家長一一通電話,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憑著這股認真負責的勁頭,徐海霞一直是校園教師隊伍里的“尖兵”。
除了擔任青年教師的導師,徐海霞還是六(一)班的“班級領航者”,一直與該班班主任共同建設“紅潮頭”班級。在宏觀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細微處,以自己優良的職業道德、嚴謹的治學態度影響所帶班級,在學習方法、生涯規劃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
該校黨員教職工共44人,占總人數比例的40%。“雙減”實施以來,黨員教師積極帶頭落實托管工作,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解決家長后顧之憂。疫情防控期間,黨員教師志愿服務隊更是沖鋒在前,幫助解決學生線上學習遇到的困難,了解教師線上線下作業批改檢查情況等。
創新“紅色”課堂:
授課與育人有機結合
在長沙一中株洲實驗學校,教室不是唯一的教學場所。兩年來,該校以“紅色文化”為主題,將革命傳統教育與校園文化融合,激發學生的愛國愛黨熱情,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傳承紅色基因,在傳承中發揚紅色精神。
組織開展“傳承紅色故事,回首初心不改”“傳承紅色精神 解碼神農奧秘”等系列活動;將革命傳統教育與思政課相融合,邀請老戰士將英雄事跡和當地文化有機融合,組織學生講紅色故事……一顆顆愛國教育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
同時,該校黨員導師還創新“國王與天使”收集能量瓶、“我和你有個約定”等主題教育,讓班級潛能學生感受到積極的關注,使特殊學生在導師的感化下樹立信心,提高學習興趣。校園之外,學校黨支部7次開展“幸福鄰里情 教育溫暖行”活動。
責編:李吉
初審:李吉 二審:18073324259 終審:于芳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下載APP
分享到